首页>资讯 > 正文

第七次人口普查最受关注的议题

2021-05-10 10:03:14来源:北京商报

时隔十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即将出炉。5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消息称,将于2021年5月11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据了解,去年底,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十四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即已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虽然统计局已于日前定调,去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但站在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阶段转型的十字路口,老龄化、少子化仍是转型期需要关注的重点。

“人口”答案藏在城镇化

年来,生育率的下降与老龄化的加剧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担忧,因此人口问题也成了即将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最吸引人关注的一个重点。具体数据尚需等待,但在4月2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已经先一步给出了回应: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为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特别是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压力不小,但并不意味着无解,而这个答案或许就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曾分析称,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系,人口红利确实在减弱,但也并未“消失”,原因是当前城镇化率仅60%不到,距离发达经济体仍有20个百分点空间。而在更依赖自动化设备和人力资本的现代产业体系之中,劳动力数量下降完全可以靠劳动力质量提升来弥补。

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便捷落户……中国城镇化道路上,仍有巨大人口红利与市场空间。

今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还印发了《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去年1月,人口第一大省广东,也正式提出放开放宽落户。

去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就曾提到,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核心目前看就是以农民工的市民化为核心。做到这一点,我们潜力就非常大。

搭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劳动力供给的担忧之外,养老压力也是外界想要通过此次人口普查数据窥探的重要议题之一。2019年4月,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由于退休人群持续扩大,投保人群不断减少,养老金的消耗速度非常快。

“如何优化养老金使用,可从两方面考虑:开源、节流。”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具体而言,开源方面,可推行养老金入市,在稳定可控的专业化机构控制下实现保值增值;此外,每年央企包括地方国企等财力资源可定期注入养老金作为补充;节流方面,可以按区域推行弹制等延迟退休。调动部分退休人群在保证身体健康,有处置工作预案的情况下,鼓励其发挥余热,为离退休人群增加一些特定的工作岗位等。

在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方面,北京市社科院城市所所长陆小成指出,应鼓励更多社会资本,以及公益组织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居民个人,可以通过发展养老积分的模式,鼓励年轻人通过公益等活动赚取养老积分,也有助于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搭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除国家打造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也已初步建立,目前已覆盖5800多万人。此外,人社部已在酝酿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支持、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个人养老金制度,业内尚无明确界定,一般指政府鼓励个人向专门的账户进行缴费,个人依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积累养老金资产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施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为现收现付制,即用工作人口的缴费赡养退休人口。

据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系主任封进分析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则更加强调待遇和缴费之间的联系,每个人的退休待遇主要由其一生积累的养老金账户收入决定。不过,由于我国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该制度对不同收入人群适用仍有待考量。

“一项系统工程”

“老龄化意味着净消耗,少子化意味着没产出。”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建议,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指出,解决人口发展问题,一方面要把握育龄妇女人口仍处于高峰的窗口期,尽快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但另一方面还需通过完善生育全过程的社会配套制度和政策激励,加大对育儿家庭的全方位支持,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

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2月8日,根据公安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 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如何拯救我国人口数量以及人口老龄化,成了当务之急。

按照此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和产假制度,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等。

“人口问题不是简单地放开政策就能解决的,是一项系统工程。”王鹏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意愿会逐步下降,这也符合全球发展的基本态势,跟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走向是一致的。这一定是需要我们多元方式并举,养老、医疗、教育等相关的公共服务配套措施需及时跟进,否则仅生育政策调整并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看来,需出台减轻育儿家庭养育负担的政策,例如对多孩家庭个人所得税减免和现金补贴,买房免地价,大力建设幼托设施,提高0-3岁小孩的入托率等;此外,陆小成还建议,在夯实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的同时,考虑到社会公众对普通高等教育需求量较大,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创新制度鼓励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记者 陶凤 刘瀚琳)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