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鄢璐:五斗丘的慢时光
2023-07-11 13:07:36来源:上游新闻
五斗丘的慢时光
文/鄢璐
【资料图】
1896年,位于上海徐园的“又一村”内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从此中国人在看戏之外,又多了一个参与文化活动的新选择。
彼时,老巴县一位徐姓武举人正在五布(位于现巴南区东温泉镇)乡间忙着邀人修建自家宅院。经过众人的共同努力,徐家宅院方得落成。院子包括上厅、下厅、二层戏楼和跑马场。身为武举人,跑马场已经算是宅院高配,这二层戏楼更是显得有点奢侈了。
有宅有院便是家,宅院作为中国流传千年的居住形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家族记忆。于乱世中寻得五布乡这一好山好水的僻静之地兴建宅院,寄托着武举人对家族传承满满的期待。
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站在五斗丘小院之中,凝望戏楼,细细品味时光在这小院里留下的印迹。那些曾在这里上演的戏,那些演戏和看戏的人,以及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稍一转身,就会邂逅一片沐浴着晨光努力绽放的勃勃生机。
一
“吾毕生之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俱见烟水平桥。”正如郑板桥所说,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院子。不管是皇家大院,或是江南大宅私院,抑或是乡间的农家小院,人们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院子情结”。
徐家的宅院在这五布乡间显得很是气派,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基石敦实而厚重,就连台阶都是用整块石料砌成,足足七米之长。屋顶上排列整齐的小青瓦宁静素雅,窗棂上精雕细琢的喜鹊闹梅栩栩如生,整座宅院用料考究,技艺精湛,老巴县民间宅院的配置在这里全部拉满。一时间,宅院在当地引起轰动。
武举人设宴邀请乡邻,请来老巴县最好的戏班子上台表演。生旦净末丑,川韵鼓点奏,台下的乡邻早已掌声雷动,欢笑不断,在这五布乡间,大家还不知道“西洋影戏”为何物。
位卑未敢忘忧国,武举人内心仍紧紧牵挂着时局,他已经听说重庆开埠的消息,还有不少人家把孩子送去学习西洋科学。
西风东渐,武举人感叹不已。他自幼习武,南征北战,也曾像五布乡传说中的五位布政使一样报效国家,为国出力。然而武举人年事渐高,感叹终成空叹,他始终未能再获征召。
二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在一个很漫长的时期里,中国的乡村都是孤寂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单调的生活,文化活动匮乏。后来,听戏渐渐成为精神生活的庆典,戏楼逐渐变成慰藉心灵的寄托。大家寄希望于从这方寸戏台上去认识天地大舞台,武举人修建这二层戏楼,或许就是要满足“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的心愿。
处处有优伶,无科不成班。巴县乡间渐渐兴起玩友“围鼓”,五布临近的丰盛,有乡绅创办了川戏“丰盛班”,常年活跃于木洞、五布、二圣等地,名扬涪陵南川,培育了众多“玩友”。各地的戏班子不时而来,徐家的二层戏楼竟成为五布乡间人们赏戏交流的文化活动中心。
一个自幼习武,名叫李灿东的年轻人,也时常簇拥在看戏的人群中。
因不满财主欺侮戏班子,李灿东和乡邻们一起在戏台前出手相救,最后被逼出走他乡。在友人资助下,他先后进入南京将弁学堂、南京骑兵速成学堂等学校学习。
后来,李灿东在上海参加了辛亥革命,率领敢死团攻克了上海制造局。民国时期先后在川内多地任职。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巴县人民解放委员会副主任,在协助党和政府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军粮供应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工作,成了五布乡的名人。
三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徐家的宅院无意间竟见证了老巴县的一段办学历程。
1912年(民国元年),周培元、潘树勋等在五布乡宁安寺创办五布乡小学,后来更名为巴县县立第九高级小学。1927年迁入东泉新址上课。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紧急西迁,重庆成为战时首都。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轰炸。为减少空袭损害,巴县、江北、长寿、綦江、璧山、铜梁、永川、江津、合川等地被划为疏建区。或许正是因为地势偏远、交通不便,五布东泉一带被纳入了疏建区范围。
1938年5月,复旦大学由上海迁至重庆北碚,复旦中学(复旦大学附中)迁往重庆市区化龙桥。为避日机轰炸,1939年夏天,复旦中学又迁往巴县东泉,占用了巴县县立第九高级小学的校舍。巴县县立第九高级小学随即撤销。
抗战胜利后,复旦中学初中部、高中部分别于1945年和1946年迁回重庆市区。当年复旦中学的教学楼、教师宿舍仍有部分保存了下来。
建国初期,为填补巴县县立第九高级小学撤销留下的空缺,徐家的宅院被改造成了一座小学。五布乡附近的孩子都在这里求学,院子里的戏楼陪伴了一个又一个蹦蹦跳跳的童年。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华却可岁月鎏金。这座屹立百年的老宅院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最近它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曾经热闹非凡的戏楼已经修葺一新。历经时光沉淀之后更是承担起传播文化的时代使命,旅阅书房、星空电影、研学体验……新文化活动让原本在老院子界资质平平的五斗丘小院频繁“出圈”,是老院子改建民宿的成功案例,被评为了首批“巴县老院子”。
(作者单位:巴南区委宣传部)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