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63只美股持仓公开 百亿私募巨头仍在不断加仓中概股
2022-05-23 09:49:30来源:私募排排网
在高层定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会议后,中概股也是迎来一波强反弹,5月17日,热门中概股纷纷上涨。虽然金牛中概股逆风,但是百亿私募巨头仍在不断加仓。美股持仓13F报告显示,包括景林资产、高瓴等在内的百亿私募一季度均在加仓买入中概股,网易更是取代东海集团,成为景林资产的第一大重仓股。高瓴一季度则增持了唯品会、京东、贝壳找房等中概股。
同样坚定看好中概股的还有高毅资产掌门人邱国鹭,其最新发声表示,随着各项监管政策趋于缓和与常态化、中美关于中概股审计底稿的矛盾逐步化解,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价值会被重新重视,估值会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因此仍然看好互联网板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
高瓴63只美股持仓公开,百济神州仍是第一大重仓股
13F文件是各家机构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其持有的股权及资金去向的重要文件,由于需求披露持仓,13F文件也被投资者视为“风向标”,巨头们的最新动向更是吸引市场的关注。
知名百亿私募高瓴专攻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机构近期也是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私募排排网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高瓴在美股的持仓股票为63只,持仓规模为47.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23.46亿元。高瓴在2021年末的美股持仓为64.72亿美元,最新持仓规模环比下降约26%。
从去年开始,高瓴的美股规模便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2021年二季度的97亿美元、三季度的76.46亿美元、四季度的64.72亿美元,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7.90亿元。
高瓴对生物科技依旧十分重视,其美股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百济神州、京东、DOORDASH、赛富时、传奇生物、昂跑、唯品会、爱奇艺、东海集团、亿滋国际。在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生物科技公司,中概股也是占据一定比例,数量为5只。
在一季度,高瓴对百济神州的持股数量不变,依旧为547.23万股,对应的市值10.32亿美元,以绝对优势继续占据第一大重仓股席位。资料显示,百济神州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从事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分子靶向和免疫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它侧重于Zanubrutinib (BGB-3111)、Tislelizumab (BGB-A317)和Pamiparib (BGB-290)。公司于2010年10月28日由王晓东和John V. Oyler共同创立,总部设在中国北京。
同样持股数量不变的还有爱奇艺,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持股数量依旧为3864.85万股,持股市值1.75亿美元,是高瓴的第八大重仓股。
高瓴的第二大重仓股是京东,持股市值4.88亿美元。第三大重仓股是有“美版美团”之称的DoorDash,持有388.17万股,持股市值达4.55亿美元。
DoorDash,致力于食品配送和物流平台的设计、开发和运营。它为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DoorDash还于近期公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14.56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的10.77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35%,高于市场预期的13.8亿美元。
加码增持中概股,清仓新能源汽车
另从高瓴的加减仓动作来看,一季度虽然加码中概股,但是同期也减仓了新能源股票。具体来看,一季度高瓴增持、新进买入的中概股包括滴滴、唯品会、京东、贝壳、满帮集团、富途等。科技行业一直是高瓴投资的重点所在,一季度其增持了东海集团、盛美半导体、赛富时等科技公司。
京东获高瓴大幅增持,持股数由去年年底的476.7万股增加至843.5万股,持仓市值为4.88亿美元,一跃成为第二大重仓股。高瓴还大幅加仓了唯品会,在一季度增持1318.67万股后,最新的持股数升至2215.1万股,最新持股市值1.99亿美元,是第七大重仓股。
高瓴在减仓方面的操作与同为巨头的景林资产同步,均减仓了新能源个股。13F报告显示,高瓴一季度清仓了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同时减持了理想汽车。同为私募巨头的景林资产在一季度也清仓了两家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不仅如此,高瓴一季度还清仓了亚马逊、拼多多等互联网电商股。
虽然高瓴在国内并未直接备案成为证券私募管理人,但通过核心人物的关联,也有两家证券私募浮出水面,分别是礼仁投资、瓴仁私募基金,也被市场成为高瓴系私募。瓴仁私募基金成立于2021年7月,在不断一年时间内就迅速晋级百亿,不过从公司备案的基金来看,瓴仁私募基金大概率为承接礼仁投资以及高瓴二级市场业务的新平台。
虽然景林与高瓴的美股持仓一季度均减持或清仓了新能源汽车,但是A股近期则是新能源赛道引领反弹,新能源主题基金更是获得不错涨幅。仙人掌私募姚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困境反转角度看,全球流动性收紧、俄乌战争、疫情带来的边际影响会慢慢缓解,在这些风险释放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政策的转变,比如互联网行业、消费行业。对于汽车产业链来说,可能会有成本压力环节的转变,疫情供应量冲击的改善等,有些公司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比较好的买点。